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
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,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,更加注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,而在部分地区建立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督导,以全面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,使得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。近年来,我国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,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直线上升,在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17-2018)》中指出,目前,我国有将近3000万的儿童和青少年正遭受,抑郁,焦虑,网络成瘾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。通过研究调查发现,大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状况低于国民群体,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,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缺乏相应的工作意识,学生家长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,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,造成教师的职能弱化,小学心理健康教学的教师队伍难以高效建设起来。更为主要的是由于教师和家长缺乏家校共育意识,导致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难以高效开展。在实际的调查过程当中,发现有很多小学生存在打架,骂人,考试舞弊的一些心理异常的行为,缺乏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兴趣,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纪律意识,上课迟到,早退,不专心,作业不按时交,同时还存在厌学,逃学等现象。还有一些同学在性格方面有不良倾向,不爱与他人沟通交流,固执,偏执,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,将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