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肺结核
防范电信诈骗
开学典礼
交通安全教育
新时代好少年
共同学习
学习二十大
  本班共有42名同学,其中14名女同学,38名男同学。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做到听老师话,帮助同学,只有个别同学有点调皮。...[详细]
文章内容页
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
时间: 2021-05-28

导  语
做“顾问型家长”,不是当甩手掌柜,放任孩子,而是看时机、有策略,在孩子需要的时候,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建议。

简约动态针分割线

《战国策·触龙说赵太后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”

家长爱孩子,就倾尽一切为孩子,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,在教育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,即便“牺牲”自己,也要成就孩子光明灿烂的未来。

这条路上,家长和孩子都走得很不容易,焦虑疲惫是主旋律。

究其根源,家长们爱之深、急之切,让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缺少了几分理智和智慧,过犹不及,不但没能达到期望的效果,反而更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成长的问题,不利于未来发展。

最常见的,是以下两种家长:

“直升机家长”: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,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,提供保护和帮助,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为孩子解决麻烦,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。

“扫雪车家长”:凡事都想亲自出马,为孩子扫清成长路上的一切障碍,使孩子永远不会遭遇挫折和失败。

然而这样“尽职尽责”的家长带来的结果却是,孩子无法长成一个心理上独立和自我负责的人,所以常常出现懒散、拖延、不自觉的现象,心理较脆弱,抗压、抗挫折能力差。

图片

与之相对的,养育孩子能够做到爱与智慧兼备的,是“顾问型家长”,他们充当的是为孩子提供咨询和指导的角色,而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老板。他们把成长的责任交给孩子自己,会提供建议和帮助,但不逼迫孩子改变。

结果也显示,“顾问型家长”,会养出自我负责的孩子,不会出现“写作业鸡飞狗跳”的状况,亲子关系健康和谐,彼此尊重信任,孩子的身心健康、性格、各方面能力都发展得更好。

具体来说,做好“顾问型家长”,最重要的是做好以下2点:

01
在孩子不需要时
不插手,主动权交给孩子

很多家长养育孩子,不是根据孩子的需要来,而是依据自己的需要。

比如孩子小的时候,明明有能力自己吃饭,只是吃的到处都是,样子不太好看,家长们因为自己看不下去,忍受不了不干净、速度慢,就拿过碗筷给孩子喂饭;

孩子的学习、作业问题,家长总怕孩子会出错、学不好,因此干涉很多,不停催促、提醒、指手画脚,结果让孩子压力更大,产生厌学情绪;

孩子本身对钢琴不感兴趣,妈妈为了弥补自己童年没有条件学钢琴的遗憾,强迫孩子学琴、练琴,为此常常引发亲子间的矛盾······

所以养育孩子中的许多问题,根源不在孩子,而是家长的怀疑、着急、焦虑,把孩子成长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,做了过多的事情,反而造成了负面的效果。

可以说,家长养育孩子最大的挑战,就是安放好自己的焦虑和控制欲,让孩子对生活、学习有更多的控制感。

当孩子能够掌握主动权,会更有效地锻炼独立思考能力,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行为,学会真正的自控,以后在面对压力与挑战时,也能及时快速地做出响应。

因此,在你想插手的时候,先问问自己这件事是孩子的责任,还是作为父母的责任;这是孩子需要你做的,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做的。

什么时候写作业、去超市买什么、穿什么、要不要去同学家等等,许多事情上,家长不要总给孩子安排好,过度干涉,把决定权交给孩子。

《教育的常识》一书中说过:

“一个在自由和肯定中长大的孩子,他内在的生命力量良好生长,使他有力量把握自己,获得了支配自己的自由。”

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说这些话:

“我相信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。”

“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,这些事你可以自己决定。”

只有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,一次次地做选择,并承担后果,他才能真正学会自我负责。

有了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意识,孩子就会开始有思考和行动,自驱力就产生了,不用别人督促,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,自我激励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02
在孩子需要时
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建议

当然,做“顾问型家长”,不是当甩手掌柜、放任孩子,而是看时机、有策略,在孩子需要的时候,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建议。

孩子毕竟年龄小、认知不足、缺乏经验,所以遇到事情或做选择的时候会迷茫、犯错,这个时候,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和可能导致的结果,但决定权还是交给孩子。

比如孩子假期里想先玩两天,把作业留着最后一天再做,家长可以帮孩子分析“先写作业再玩”,和“最后一天再写作业”两种选择分别会带来的结果:

先写作业再玩:任务完成了,玩的时候一身轻松;

最后一天再写作业:首先前两天可能会想到还有作业要完成,没那么畅快;等到最后一天再写,要先考虑是否能写完的问题,其次,如果写不完可能需要熬夜完成,这又会导致睡不好,第二天上课很困没精神。

然后告诉孩子,“你可以自己认真考虑一下,自己做选择,到时候承担相应的后果。”

也可以给孩子建议,但不强迫孩子一定按自己的建议来。

图片

再比如在兴趣班的选择问题上,孩子认知有限,家长可以给孩子详细全面地介绍一下各个兴趣班的特点、利弊,孩子增加了认识,更能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。

做“顾问型家长”,教会孩子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