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空腹不能吃柿子
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,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,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,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。
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被排出,那么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,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、呕吐、甚至呕血等症状。如果胃里“有底”的话,就可避免胃柿石的形成。
2. 柿子皮不能吃
有的人认为吃柿子的同时咀嚼柿子皮,比单吃柿子更有味道。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。
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,在柿子脱涩时,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,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,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,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。
3. 食用适可而止
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、锌、镁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,使这些营养素不能被利用,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。
又因为柿子中含糖较多,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、梨更有饱腹感,从而会影响食欲,并减少正餐的摄入。
一般认为,不在空腹的情况下,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。
4.在正规渠道购买柿子
不要随意去购买或者吃一些路边售卖或者所谓自家种植的柿子,可能没有经过脱涩。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较高,尽量等到成熟之后再给孩子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