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个同学33朵花,33个同学是一家。33张天真的笑脸,33颗灵动的心,组成了我们大任庄小学一年二班这个大家庭。在这个温馨可爱的集......[详细] |
|
|
文章内容页 |
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|
|
|
当今的小学生,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,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然而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、快乐,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他们身上日益突出。我想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外,更多的还在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,目前,由于受“应试教育”的影响,家长、学校、社会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,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,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,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。要预防、减少和解决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,提高他们心理素质,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。因此,作为小学班主任,对学生心理辅导,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,评价自己,学会自己教育自己,自己指导自己,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,达到人格的健康发展。学生千差成别,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班级中多渠道地展开心理辅导,使整个班级的氛围积极向上,使每位学生的情感、意志得以完善与发展,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班集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。无论用什么方法,都要做到让学生喜欢老师,教师要热爱学生,尊重学生,理解学生,建立平等、民主、和谐的师生关系。作为老师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出发,从而进行心理辅导教育。
1、平等的谈话式的辅导方法
谈话教育是一门艺术。掌握好这门技巧,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。通过与学生谈话,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,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。每次找学生谈话前,先把握好学生当时的实际心理,是揣测的、防御的、恐惧的、沮丧的、可对立的,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,采用相应的对策,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。
2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,也是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。
各科教学都要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,结合教学内容、要求等特点,确立相应的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目标,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,互相促进。教学中,老师既要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,也组织同学们集体讨论。在识字、做题、回答问题时,采用竞赛的方法,使课堂上始终充溢着精神饱满,积极奋进的气氛。对认真学习、进步显著的同学,发红星,奖红旗,把“真棒”、“我能行”的赞扬送给学生,培养学生带着微笑看世界的心理品质,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成功后的喜悦。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,我们要给予更大的关爱,让他们感到:“我能行”。“我是最棒的。”“聪明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。”确实如此,大人都喜欢听好话,何况孩子呢?
3、合作式心理辅导方法
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家庭环境对人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只有家庭、学校形成教育合力,形成一致的教育声音,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。开家长会,应该向家长参透有关心理的调节、转化的措施,让他们明白心理教育的重要性,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方法,并邀请那些观察细致、教育措施得力、教育效果显著的家长走上讲台现身说法,激励其他家长一起配合班级,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教育。
总之,作为班主任应当关心、爱护、尊重、信任每一个学生,多给予表扬、鼓励,并给予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,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,引导他们形成积极、乐观、健康的情绪。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,感觉到自己还是真行,他会事事、处处、时时充满自信,他就能从容应付学习,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,就能勇敢地面对压力困难。总之,实施素质教育的现代化,实施素质教育,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。我们既要看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,又要不断探索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。所以我们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里健康的基本内容,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里状态,学生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里疾病的各种因素,培养学生自我认知,培养教育和自我发展意识能力从而保持积极、乐观健康心态,具有重要意义。也就说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,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。
|
|
|
|
|
|